黃奕智
學歷:
英國倫敦學院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建築哲學博士(2003-2011)
臺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碩士(1997-1999)
臺灣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空間設計組學士(1991-1995)
現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2025.02 迄今
經歷: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2024.08-2025.01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2016.08-2024.07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2012.08-2016.07
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地域主義建築論壇》執行秘書 2011-2012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1
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文化組教育資料稿件約稿人 2009
英國倫敦大都會檔案館「中國城社區歷史」研究計畫研究助理 2008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兼任講師 2002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兼任講師 2001-2002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兼任講師 2001
ISA,佾所設計工程顧問公司專案設計師 2000-2003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建築所構造創作組專案研究員 1999-2003
陸軍北高指揮部工兵組工程士 1995-1997
著作:
學位論文
1999,棲息、孕育-建築養殖場,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Architecture, Spa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aiwan (1895-2008),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Doctoral Thesis.
期刊論文
黃奕智,2023〈藝遊微境-參與式構築實作教育在興仁國小的實踐〉《建築學報》(TSSCI),第124期增刊(建築設計教學及建築教育專刊),頁25-42。
黃奕智,2022〈民國與儒家:戰後台灣國家論述下的禮制建築〉《現代美術學報》(AI),第44期,頁37-68。
黃奕智,2021〈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對劉敦楨中國建築史學研究之影響初探〉《文資學報》(ACI),第14期。頁65-103。
黃奕智,2017〈理論之後,實踐之前-關於建築史論研究與教育的幾點自我反省〉《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no.87, 2017年七月號)pp. 18-21。
黃奕智,2016〈邁向建構台灣構築文化理論的幾個思考〉《台灣建築》雜誌,no.254, pp. 94-7, no. 255, pp. 111-113.
Yi-Chih Huang,2012, “National Glory and Traumatism: the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ies (SCIE/SSCI, BHI), vol. 14, issue 3, pp. 211-225, DOI:10.1080/14608944.2012.702742.
研討會論文
黃奕智,2024〈(後)殖民視野下的日本與東洋-1910日英博覽會東洋館的身份建構〉《第36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5/05/2024,聯合大學建築學系,台北(獲優秀研究成果發表獎)。
黃奕智,2023〈傑克與三色魔豆-大手牽小手的構築實作教育〉《2023淡江大學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06/10/2023,淡江大學覺生國際會議廳,新北。
黃奕智,2023〈淡江構築與岳明國小的參與式構築實踐〉《2023構築教育實踐研討會」,06/09/2023,淡江大學守謙國際會議中心,新北。
黃奕智,2023〈動手、動腦,大手牽小手共創感知環境〉《111年度醫護學門與[專案]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成果交流會》,22/08/2023,臺北科技大學先鋒科技研發大樓,台北。
黃奕智,2022〈藝遊微境-疫情時代下的參與式構築實作教育〉《第3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18/06/2022,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線上發表), 台灣。
黃奕智,2022〈明治時期博覽會中臺灣喫茶店的多重文化與身份認同再現〉《2022年華人中生代學者建築與文化遺產暨台灣建築史學會徐明福教授紀念論壇》,23-25/09/2022, 連江縣南竿鄉的梅石營區軍官特約茶室, 連江縣南竿鄉。
黃奕智,2018〈近代西方學者對於中國建築史的認識建構初探〉《台灣建築史論壇「文化視野中的建築史」》, 25/11/2018,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 高雄。
黃奕智,2016〈寫在中國營造學社之前-早期中國建築史書寫的初步研究〉《台灣建築史論壇「再來的建築史」》, 19/11/2016,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台南。
黃奕智,2014〈展示現代—1910倫敦日英博覽會中的台灣與日本形象〉《台灣建築史論壇「人才技術與資訊的國際交流」》,02/05/2014, 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二樓, 台北。
黃奕智,2012〈台灣日據時期與省政府時期官舍住宅形式與國家現代性之比較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住宅學會、區域科學學會2012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15/12/2012, 中國文化大學, 台北。
黃奕智,2012〈後現代地景裡的後殖民追求—1990年代宜蘭的地域認同建構〉《浪漫的真實:冬山河時期蘭陽建築發展研討會》,11/05/2012,蘭陽博物館,宜蘭。
黃奕智,2012〈戰後台北市城市發展歷程大事記年表初稿〉《戰後台北市城市發展歷程座談會 - 以台北市改制院轄市前後為核心的回顧》,16/03/2012, URS127,台北。
黃奕智,2011, “Nation on the Streets: National Imagination in the Amendment of Taipei Street Names in Postwar Taiwan,” 《2011亞洲藝術學術論壇「DELTA:亞洲生活手勢」》, 04/11/2011, 台南藝術大學, 台南。
Yi-Chih Huang, 2007, “The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Post-) Colonial Taiwan,” Taiwan Scientific Symposium, 15/09/2007, King’s College London, U.K.
Yi-Chih Huang, 2005, “One Piece of Carbon Paper, Multiple Transcriptive Traces – 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Postwar Taiwanes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PhD Seminar at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16/02/2005,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建築評論
黃奕智,2024,〈漢寶德校長與建築繁殖場的成立-呂理煌訪談〉《臺灣建築學會建築雜誌》,no.115, 2024年七月號)pp. 32-43。
黃奕智,2024,〈建築藝術家的教育-漢寶德先生與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臺灣建築學會建築雜誌》,no.115, 2024年七月號)pp. 5-10。
黃奕智,2024,〈建構性地域主義-源自生活中的民藝美學〉《實構築a+tec》雜誌no.20,2024年三月號)pp.162-171。
黃奕智,2023,〈煤煙林影共徘徊-嘉義車庫園區的美麗與哀愁〉《實構築a+tec》雜誌no.19,2023年十二月號)pp.112-115。
黃奕智,2023,〈克勞德鏡中的避世風景:關於「了了礁溪」與「自然洋行」的建築對話〉《實構築a+tec》雜誌no.18,2023年九月號)pp.142-145。
黃奕智,2022,〈工匠精神-是過時的鄉愁,或是激進的回歸?〉《實構築a+tec》雜誌no.14,2022年九月號)pp.214-223。
黃奕智,2022,〈叢林裡的一抹月光-談林柏陽的建築與阿提米絲的守護〉《實構築a+tec》雜誌no.13,2022年六月號)pp. 160-163。
黃奕智,2021,〈未央歌,歌未央〉《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2021年十月號)pp.5-7。
黃奕智,2021,〈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談嶼山工房與其南寮漁港直銷中心〉《實構築a+tec》雜誌no.10,2021年九月號)pp. 70-73。
黃奕智,2021,〈一個關於文化消費與想像的風景—橫山書法藝術館〉《實構築a+tec》雜誌no.9,2021年六月號)pp. 170-173。
黃奕智,2021,〈場域構築-經營「生活」細部的想像與實踐〉《台灣建築》雜誌,vol. 307, 2021年四月號)pp.54-57。
黃奕智,2021,〈鯨魚小學校-台灣的海洋/土地教育與校園建築想像〉《實構築a+tec》雜誌no.8,2021年三月號)pp.112-115。
黃奕智,2020,〈泱泱自然:構造與表現下的真實與再現〉《構築a+tec》雜誌no.7,2020年十二月號)pp. 142-143。
黃奕智,2020,〈迎向風雨,進入生活-田中央的建築陪伴之旅〉《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no. 99,2020年七月號)pp. 32-43。
黃奕智,2020,〈我是誰?台灣認同的追尋與建構〉《實構築a+tec》雜誌,no.5, 2020年七月號)pp. 248-255。
黃奕智,2019,〈逐(築)一個美國夢:美國現代主義論述下的台灣認同〉《實構築a+tec》雜誌,no. 3, 2019年十二月號)pp. 228-237。
黃奕智,2019,〈建立離鄉之家:中國民族主義論述下的台灣〉《實構築a+tec》雜誌,no.2, 2019年九月號)pp. 226-231。
黃奕智,2019,〈在帝國的陰影之下: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實構築a+tec》雜誌,no.1, 2019年三月號)pp. 199-205。
黃奕智,2018,〈是現代的地域性,或是地域的現代性?試論陳宣誠與「共感地景」的提問與探索〉《台灣建築》雜誌,no. 272, 2018年五月號)pp. 53-55。
黃奕智,2017,〈邊陲的地域與地域的邊陲-大藏在台東的地域建築實踐〉《台灣建築》雜誌,no. 262, 2017年七月號)pp. 51-53。
黃奕智,2016,〈遲到的前衛,或是吉軻德騎士的鄉愁-談謝英俊的常民建築鬥爭〉王維仁、王俊雄、林盛豐主編,《地域X建築-10個探索》,台北:財團法人空間母語基金會,2016)pp. 302-305。
黃奕智,2015,〈雕琢砌拱的磚坯—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大一設計教育〉《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no. 77, 2015年一月號)pp. 59-63。
邱英浩、黃奕智、黃光廷,2013,〈建築設計課程之實務操作訓練〉《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no.71, 2013年七月號)pp. 40-45。
黃奕智,2012,〈生死契闊,永劫回歸—台灣綠色時代的生死空間〉《綠建築》,no. 20, 2012年十二月號)pp. 40-45。
黃奕智,2012,〈建築一個熱血的夏天 —2012畢業設計國際特展中亞洲的時間性〉《台灣建築》雜誌,no. 205, 2012年十月號)pp. 24-25。
黃奕智,2012,〈在路上,一位行者─談廖偉立的建築之旅〉《建築師》雜誌,no.450, 2012年六月號pp.92-99。亦收錄於王維仁、王俊雄、林盛豐主編,《地域X建築-10個探索》,台北:財團法人空間母語基金會,2016)pp. 242-247。
黃奕智,2012,〈溪洲渚上採菄風,一畝風月半畝塘〉《台灣建築》雜誌,no. 196, 2012年一月號。pp. 64-67. 亦收錄於王維仁、王俊雄、林盛豐主編,《地域X建築-10個探索》,台北:財團法人空間母語基金會,2016)pp. 210-213。
黃奕智,2004,〈Otakutopia:城市裡的奇幻地景〉《建築師》雜誌,no. 359, 2004年十一月號)pp.110-111。
黃奕智,2004,〈建築繁殖場-後殖民台灣的美麗與哀愁〉《Interbreeding Field建築繁殖場》,台北:元素集合,2004)pp. 218-219。
黃奕智,2002,〈以實驗與創新打造的洛杉磯建築〉《民生報》,2002年6月6日。
黃奕智,2002,〈邁向變動、衝突與不安定的創造性普羅美學〉《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新紀元DM》,2002年二月號。
黃奕智,2002,〈『逃‧垣』-或是異質的桃花源〉《台灣建築》雜誌,no. 77,2002年二月號)pp.42-43。
黃奕智,2001,〈造『形』有『理』-再談建築繁殖場的隱喻與論述〉《台灣建築》雜誌,no. 68,2001年五月號)pp. 54-55。
黃奕智,2001,〈永遠待續的故事-談南藝『木工場』建築形式與教育〉《台灣建築》雜誌,no. 64,2001年一月號)pp. 64-65。
研究計畫
黃奕智(計畫主持人),2024,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晚清知識份子眼中的中國建築史-以樂嘉藻為核心」(計畫編號113-2410-H-032-058-)
黃奕智(計畫主持人),2023,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解殖與再現-1910日英博覽會中東洋館的殖民展示策略」(計畫編號112-2410-H-032-051-)
黃奕智(計畫主持人),2022-2024,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USR專案]「動手、動腦,大手牽小手共創感知環境」(計畫編號PSR1110128)
黃奕智(計畫主持人),2019,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西方建築中的東方主義-16-18世紀歐洲漢學與建築史學的交互辯證」(計畫編號108-2410-H-032-046)
黃奕智(計畫主持人),2018,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中國建築史研究建構中的西方與日本觀點與方法」(計畫編號107-2410-H-032-074)
黃奕智(計畫主持人),2016,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後『東洋』主義-劉敦楨建築史學中的中國建構」(計畫編號105-2410-H-034-051-)
黃奕智(協同計畫主持人),2014-2016,新北市政府景觀總顧問計畫。
黃奕智(協同計畫主持人),2013,桃園市政府景觀總顧問計畫。
黃奕智(共同策展人),2013,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黃奕智(共同策展人),2012,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黃奕智(協同計畫主持人),2011,「百年擘畫、世紀巡禮」台北市城市發展歷程資料搜集委託規劃案。
Yi-Chih Huang (Research Assistant), 2008, Footprints of the Dragon Community History Project, London Metropolitan Archives, U.K.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Community Archives Development Group.)
黃奕智(協同計畫主持人),2002,教育部創意校園空間改造計劃案
黃奕智(協同計畫主持人),2002,教育部人文及藝術網站教育資源(建築類)研究案
指導論文
黃良毅,2022,《伊斯蘭鑲嵌圖騰之數位木構建築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與陳珍誠老師共同指導)
陳宏慈,2022,《構築與環境的交織—以磚塊與水作為設計材料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與陳珍誠老師共同指導)
王宥霖,2021,《未來互助系統下的集體生活研擬-以現今隱性弱勢族群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吳雁頎,2021,《漢寶德之現代、傳統與常民性建築觀初探》,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廖于萱,2021,《常民住所選擇之價值觀初探―以1980年代《房屋市場月刊》為研究對象》,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王升宏,2015,《保存城市歷史記憶與推動都市再發展之策略研究- 以陽明山美軍宿舍群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戴博彥,2014,《變動城市-一個依時調整人與場域秩序的建築實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邱立安,2014,《台北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策略、機制與執行政策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黃雅惠,2014,《城市記憶之保存與再現-以明星咖啡館空間經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歐莉,2014,《建構現代蒙古-2020烏蘭巴托城市總體規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陳氏黃江,2013,《越南的“落腳城市”- 探究建築移民城市的規劃政策》,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張華實,2013,《布城之規劃與馬來西亞國家身份建構和表現》,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Associate Professor Huang, Yi-Chih
Ph.D.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Introduction:
Dr. Yi-Chih Huang specializes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His Ph.D. research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aiwan. More recently, his research has expanded to explore how Asian countries formulated their own architectural histories under colonial repression.
Dr. Huang has presented and published extensively on these topics. His recent works include:
"Japan and the Orient in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Oriental Palace of the 1910 Japan-British Exhibition" – presented at the 2024 Architecture Seminar, organized by the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Taiwan.
"Multiculturalism and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ese Tea Houses in Meiji-era Expositions" – published in A New Daw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of Taiwan (2024).
"Republic of China and Confuci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Ritual Architecture in Postwar Taiwan's National Discourse" –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no. 44, 2022.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architectural modernity, postcolonial representations of architec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early historiography of architecture in East Asia.
Dr. Huang is currently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He has led multiple research projects, including:
"Late Qing Intellectuals'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Centered on the Works of Yue Jia-Zao" (NSTC, 2024).
"Decolon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Colonial Display Strategies of the Oriental Pavilion at the 1910 Japan-British Exposition" (NSTC,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