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計畫專題】阿里山博物館調查研究計畫

2024-03-13

阿里山博物館調查研究計畫

作者:陳柏良(專任研究助理)

前引
「阿里山」一詞如霧湧現世人記憶中,人們也開始不斷的尋找更能理解它的方式,企圖一窺隱藏於山林雲霧裡的全貌。
日治時期官方與學界以地理、民族、地質、自然、產業等學科的視野觀看山林,以探險者與征服者的姿態深入並不斷採集知識,日漸構築了龐大的阿里山知識系統。當山林開發前景黯淡,地方官民企圖以觀光替代伐木產業,因而推動申請「國立公園計畫」的時代背景裡,1935年的「始政四十週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成為絕佳的宣傳契機。
營林所嘉義出張所與嘉義市役所不僅合力興築了阿里山高山博物館、阿里山高山植物園,更費心的將當時與阿里山有關的知識,都盛裝進入這一小巧的山屋與庭園中,企圖證明阿里山確實具備成為「國立公園」的資格。隨著時光流逝至今,阿里山的知識也不斷被添加的更為豐盛,直到遠遠超過山屋所能…


除了活動型計畫需要宣傳,調研案我通常不太寫結案心得。
因為調研僅是一連串工作的開端,在還沒有可以被檢視的結果前,要說有什麼心得...感覺似乎還太早了。
不過,前年至今的這個計畫,是個極為特別的體驗,所以我想試著在去年年底交件的時侯,說一些報告書中無法寫進去的事情。

「阿里山高山博物館」興建於1935年,與縣定古蹟「阿里山貴賓館」同為「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氣氛中的產物。若以有形文化資產的角度來看,博物館「建築」的原始本體相較於貴賓館,並不是多麽厲害、複雜的構造,也沒有什麽令人驚嘆的裝修。更不用說,在2022~2023年的我們眼前,是一棟已經被更新多次,而真的「像新的建築」。也因為如此,博物館如今並沒有取得古蹟與歷建身份;以文化資產來說,勉強能算上是「重要文化景觀」範圍中,「稍微具有意義」的設施。即使「依法」無需要為它做太多的工作,但在最初計畫案執行規劃時,我們還是打算以古蹟的法規標準進行調查工作-從歷史到空間、展示到文物,最後再討論未來可能的樣貌與管理維護。

「歷史沿革應該是很好做吧?我們這幾年研究得來的這批資料,應該就是文獻的極限了。」本來是這樣想的,但很快的也意識到:這棟小小博物館的歷史「開端」,不應該只是從1935年開始;因為1935年的博物館所承載著的是「當時的阿里山概念」,既然是「1935年的概念」,那就必須回到更早、更早之前,回到人們意識到「阿里山」開始的那一刻談起。而決定從那一刻談起時,我手中那些過去沒有關連、零星且片段的歷史資訊,突然開始被快速編織成為一諸多時空並存的立體網絡…1898 / 1906 / 1912 / 1935 / 1964 / 1999 / 2007 / 2023…資料中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皇族、官員、商人、技術官僚、學者、冒險家的影像從中浮現,他/她們的殘影帶來了更多與藏品有關的知識,這些知識又帶來了更多的歷史資料…。

最後,歷史不只是歷史,每個時空的身影都以某種形式被留了下來,最初藏品的清冊、歷次補充的展品、館舍維修的資訊…甚至是歷來諸多未能落實的「大博物館計畫」,也成為某種隨光浮現的影子殘留。當下一個世代的學者/規劃者登場於網絡中,又與這些遺留下的殘影對話,留下更多的餘響。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齋藤音作、石田常平、關善次郎、河合鈰太郎、Gertrude Benham、丸山晚霞、風野鐵吉、濱田甚一郞、西里政吉、大津田正豐、山階芳麿、顧獻樑、陳其祿、張保信、田澤民、呂基正、呂福原、范耀德、賴哲三、宋宏燾、林良恭、押田龍夫、蕭文鳳、陳彥君、陳玉峯、吳夏雄、陳月霞...那些在教科書中的歷史人物與編教科書的專家學者,還有,更多、更多我們知道一定存在,但無法在文獻中找到的專家與工作人員。貞燕老師說,這如同是每個人對阿里山、對高山高山博物館的夢想,被投注而成的一個空間。一個將所有人的阿里山之夢聯繫起來的,小小的山屋。

很遺憾的,這棟「極其袖珍的木造小屋」一直以來都無法將「極其廣大的阿里山知識」全部塞進去,因此我們這次擬定的阿里山高山博物館未來可能性,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阿里山高山博物館之夢」。規劃中只能專注這個空間「能說出的」,而且是「只有它能述說」的故事,讓這些身影與故事隨著時間陸續在博物館中流動。雖然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是否有機會成真,但衷心感謝過往為了這間博物館與其中館藏而努力及提出建言的眾多先進,也希望我自己這一年的工作,有好好承接住過往的網絡,並能傳遞給更遙遠的時空。

最後,感謝這次協力參與的各位師長與先進。
專業協助與顧問
蔡思薇 助理教授(日治植物標本清冊檢視、庭園)
游舒婷 博士(專文翻譯)
楊勝(工程建議)
張靖委(文物)

協力助理
盧巧倫、王采寧、許玉旻、潘宜珣

嘉義縣阿里山鄒族達邦庫巴文化發展協會
安蘭香老師(鄒語翻譯)

施忠賢結構技師(結構分析)
賴昱志、吳姿瑤、黃昱智、吳詠涵、黃媺嫣

雅杉企業有限公司(木質檢測與樹種判斷)
林育群、許任鈞

力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點雲掃描)
莊博硯、黃國軒、葉羿伶、姚良居

臺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學檢測研究中心(石材檢測)
林秋婷主任

接受本案訪問或諮詢的專家、地方民眾與工作人員
王弘明、王作賀、吳甘妹、吳志靖、吳夏雄、宋一鑫、林志寰、郭盈良、陳月霞、陳彥君、曾靖惠、蔡文錫、蕭文鳳、蕭明學 

被迫看很厚報告書的委員跟長官
賴龍輝、謝仕淵、歐聖榮、黃秀緞、廖志中、莊世滋
張分署長、李副分署長、黃科長、賴主任、宗杰、怡樺

以及兩位最辛苦的計畫主持人士娟老師及貞燕老師

活動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