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專題】獅子鄉南排灣舊社傳統石板家屋構築技術調查計畫
2024-03-20
探索神秘南排灣舊社與保存傳統建築智慧:獅子鄉南排灣舊社傳統石板家屋構築技術調查計畫
作者:呂育庭
計畫簡介-認識傳統內文式家屋(龜甲屋)
本計畫主辦單位為屏東縣獅子鄉公所,執行時間為111年12月至112年11月,並由勝發老師為計畫主持人。計畫旨在深入研究獅子鄉南排灣舊社傳統家屋,因過往政權的聚落遷移政策,以及家屋採用木、竹、茅草等材料進行建構,使現今無完整建築案例留存,相關的學術研究亦較為缺乏。本計畫透過現地田野與訪談方式,試圖建構獅子鄉南排灣家屋的構築技術,並協助相關人才資料彙整,協助後續構築人才培與課程規劃。屏東縣獅子鄉,為行政院核定之 55 個「原住民地區」之一。境內主要族群為排灣族布曹爾群中的查敖保爾群(Caupupulj,Tjaquvuquvulj,大龜文)及薩布立克群(Sabedeq,射不力)。此兩群一北一南,分布於士文溪流域以南至枋山溪流域。在普羅大眾認定的排灣族傳統建築是由板岩構築而成之全石板造建築,其特徵為單室、石板構造及雙坡石板葺頂,排灣族群中使用此建築形式為拉瓦爾群及布曹爾群,甚至魯凱族的建築皆屬之。然而,排灣族群中查敖保爾群及薩布立克群所使用之居住形式,則有前後雙室、混合木石構造及龜背式茅葺頂等特徵,迥然不同於北邊的建築樣貌。於文獻中,該建築樣式曾被歸類為「第二款式」、「內文社風」、「內文式」等,又經常因其茅葺屋頂之外型,被俗稱為「龜甲屋」。
計畫執行:穿梭時光之旅
在計畫執行方式主要分成文獻分析、現地踏勘及耆老訪談,並在期末辦理成果發表。在文獻分析中,需搜尋並彙整獅子鄉南排灣舊社相關空間文獻進行分類及分析,並透過古地圖及文獻資料,確認個案紀錄之分社、舊聚落位置及其遷徙與分支關係。這趟探索之旅並非止於翻閱歷史文獻分析與實地考察,更是一場歷史的重溯。
我們穿梭於各個舊社,並細細記錄聚落型態與建築結構,另外,本團隊進一步採取現地樣本進行檢驗,如於屋坑或聚落空間中遇到可辨識木柱、木樑遺構,則進行部份木材採取,後續交由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等單位協助檢驗,以確認傳統家屋使用之木材種類。
同時將勘查結果與當地耆老展開文化對話,將耆老們的口述歷史透過錄音錄影記錄。與以往不同的訪談經驗,此次耆老訪談中結合多樣化的工具,我們不但輸出老照片供耆老回憶,且依照文獻中千千岩助太郎建築手稿製作龜甲式家屋實體模型以及3D模型,在模型呈現上將構件製作為可移動拆卸方式,更深度洞悉家屋的構件形式與營建方式。
反思與感想:永恆記憶的展望
這場旅程共計踏查12處舊社與拜訪13位耆老,是辛苦卻也充滿感動。除了透過各個單位協助下收穫無比珍貴的資料,在踏查過程尋找到與文獻記錄中相同的建築構造。還有訪談時最重要的角色莫過於當地族人的翻譯協助,提供本調查計畫極大的助力。其中,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在多場訪談裡有九十歲以上的耆老們,從頭到尾陪伴我們將近三個小時。感謝耆老們願意且無私地分享這些彌足珍貴的記憶,帶領我們一同探索獅子鄉南排灣舊社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意義。
終於將神秘的傳統內文式家屋(龜甲屋)故事整合成冊,讓這場時光之旅暫時告一段落,但這一段落是代表著一切的序章不是終章。因為此旅程並非止於建築探索,更是對於歷史、文化、與記憶的追尋。現今社會需要更多對於傳統文化的探求心與多方思考。不論是人員組織的協力合作,抑或是歷史人文資料彙整及科學數據分析,這些繁複的過程中,往往會經歷許多嚴峻考驗。然而,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期望每一處具有獨特且深刻文化歷史的建築,透過展現它們的真實性,讓更多人們來認識臺灣。幸運的是,我們還有許多未知可以探索,它們背後的故事仍等待著發掘。一步步身體力行的實踐,是我們唯一能貢獻的微小力量。
最後,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珍惜這份文化寶藏,繼續探索與傳承文化,讓它們的故事得以延續,永存人們的記憶之中。
圖一 計畫成果展交流茶會大合照
圖二 計畫成果展交流茶會活動照片
活動記錄